•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fù shān

赋山

作者:令狐楚 
sān yuè wéi cán yī rì chūn     yù shān qīng dǎo bái ōu xùn
三月唯残一日春   玉山倾倒白鸥驯
bù cí biàn xué shān gōng zuì     huā xià wú rén zuò zhǔ rén
不辞便学山公醉   花下无人作主人

《赋山》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赋山》由唐代诗人令狐楚所作,全诗共有四句,含义层层递进,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下是逐段解释:

1. **三月唯残一日春, 玉山倾倒白鸥驯**:
- **三月唯残一日春**:意为在三月这个春季的月份中,只剩下一天的春意了。这里的“春”不仅仅指自然界的春天,也可能隐喻着某种美好事物的流逝,表达出一种稍纵即逝的感慨。
- **玉山倾倒白鸥驯**:玉山指的是高山,此处用以形容自然之美的顶峰。白鸥驯则意为白鸥在山间驯服地飞翔,或许象征着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与和谐。整句表达的是山峰之高,以及自然环境的宁静和谐。

2. **不辞便学山公醉, 花下无人作主人**:
- **不辞便学山公醉**:这里引用了东晋名士山涛的典故,山涛好饮酒,以此比喻诗人愿意像山涛一样,无拘无束、放浪形骸地享受生活。不辞,表示毫不犹豫,表达出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花下无人作主人**:意为在花开花落之间,没有人来干预或打扰,意味着一种自在、无虑的生活状态。此处“作主人”既可理解为拥有、主宰,也喻指在美好自然中自在地生活,无人管束,充分体现了诗人对自由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

综合全诗,令狐楚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即将消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由、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全诗既含蓄又充满诗意,将自然美与人性自由的理想巧妙结合。

《赋山》古诗词赏析:

令狐楚的《赋山》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物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赏析这首诗:

### 题材与背景
- **题材选择**:诗题为“赋山”,直接点明了主题为对山的描绘和赞美。在古代文学中,“赋”常用于描绘自然景物或人物,通过铺陈、夸饰的手法,展现其独特的魅力。
- **时间背景**:“三月唯残一日春”暗示诗人在春天即将结束时,对即将逝去的春天之美的感慨。春天的结束常被视为生命的流转和时光的流逝,引起人们对生命短暂的思考。

### 画面与意境
- **自然景物**:首句“玉山倾倒白鸥驯”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画面:白色的山峰在春光中似乎要倒下,白鸥在山间悠闲自得,与山的“倾倒”形成对比,展现了自然景象的壮观和宁静。
- **情感与意象**:“玉山”与“白鸥”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一方面象征着大自然的雄伟与自由,另一方面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通过这种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

### 作者情感与主题
- **情感流露**:“不辞便学山公醉”一句,引用了山公(指西晋的山简)嗜酒好饮的故事,表达了诗人愿意效仿山公,借酒解愁,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和释放。这反映了诗人内心可能存在的某种苦闷或对现状的不满。
- **主题探讨**:最后一句“花下无人作主人”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似乎在说,即使在如此美丽、充满生机的花下,也没有人能成为真正的主宰或主人,暗示了生命中的无常和无力感,以及对现实世界的某种无奈和逃避。

### 总体评价
《赋山》通过细腻的自然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不仅展现了令狐楚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现实的思考。诗中的景物描绘与情感表达相得益彰,形成了一幅既壮丽又哀愁的画面,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令狐楚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